Q: 目前我国实施了几个五年普法规划?
全民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。我国从1986年以来,已完成了七个五年普法规划。
Q:什么是“八五”普法?
《中央宣传部、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(2021-2025年)》。
Q:“八五”普法对象包括哪些?
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,都是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。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、青少年的法治教育,分层分类开展法治教育。领导干部和青少年是重中之重。
Q: “八五”普法主要目标是什么?
到2025年,公民法治素养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,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扎实推进,普法的针对性、实效性明显提高,全民普法工作体系更加健全。
公民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、法治精神的认同度、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,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。
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,全社会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。
全民普法基本形成制度完备、实施精准、评价科学、责任落实、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。
Q: “八五”普法基本原则是什么?
1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
2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
3、坚持服务大局
4、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
Q: “八五”普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?
1、突出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;
2、突出宣传宪法;
3、突出宣传民法典;
4、深入宣传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;
5、深入宣传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;
6、深入宣传党内法规。
Q: 加强“八五”普法组织实施有哪些要求?
1、加强组织领导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注重系统观念、法治思维、强基导向,把推进全民普法守法摆上重要工作日程,科学制定本地区、本系统五年规划,认真组织实施。
2、健全工作机制。健全完善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人大监督、政协支持、部门各负其责、社会广泛参与、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,形成大普法工作格局。
3、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。强化“谁执法谁普法”普法责任制。完善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制度,细化普法内容、措施标准和责任。
4、强化基层基础工作。推动工作重心下移,突出抓基层、强基础、固基本的工作导向,为基层开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创造更好条件。
5、加强评估检查。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。对于普法工作开展情况、工作成效以及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效果开展综合评估,从实际出发设定评估参数,健全评估指标体系,提升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。